血管,患者,血栓,病人,栓塞
提問: 血管性頭痛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35●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血管性頭痛該如何治療●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已有一周時間
医师解答: 參考資料: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痛分幾類,腦出血引起的頭痛特點是什么,診斷依據是什么?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痛分為兩類。   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缺血性腦血管疾病。   腦出血引起的頭痛特點是出血早期就可引起嚴重的頭痛,這時頭痛的發生部位及性質有時可取決于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表現同側枕部、顳部出現跳動樣脹痛伴惡心、嘔吐。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或腦室者,頭痛加重,表現為彌漫性全頭劇烈疼痛,常伴發熱、抽搐。小腦出血者頭痛最常見。內囊出血、橋腦出血因病情迅猛,故臨床上很少以頭痛為首發癥狀。   診斷依據主要有:① 50歲以上的高血壓動脈硬化者。②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起病。 ③病情進展迅速,早期有頭痛、嘔吐等高顱壓癥狀,很快出現意識障礙。④具有神經系統局灶體征。⑤腦脊液為血性,顱內壓增高。⑥CT、MRI掃描證實。      實驗室檢查對腦出血引起頭痛的診斷有何意義?   實驗室檢查對腦出血的診斷有重要意義:腦脊液:顱內壓增高,多為血性。未破入蛛網膜下腔的腦出血,腦脊液雖無血,但白細胞可稍高,蛋白亦稍高。CT掃描:CT對急性腦出血的診斷價值高,為臨床定性、定位及定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據。MRI掃描:MRI掃描對診斷后顱窩出血特別敏感,由于骨質偽影,后顱窩的病變在CT上往往顯示不清,所以MRI顯示腦干出血與小腦出血明顯優于CT。      腦出血引起的頭痛的手術適應癥是什么?   對出血量大、形成腦疝威脅病人生命的腦出血,手術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CT對選擇手術有重要的指導價值。急癥手術的適應癥應具備:昏迷不深,瞳孔散大,經內科治療病情惡化者;腦葉出血血腫超過40毫升,有中線移位者;小腦出血血腫超過15毫升,有腦干受壓及破入第四腦室者;內囊出血血腫超過50毫升,中線結構移位大于1厘米者。手術方法目前多采用顱骨鉆孔或骨瓣開顱術清除血腫。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引起的頭痛特點是什么,如何診治?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頭痛發生率為4%~36%,一部分病人在TIA發作前可出現無定位意義的先兆頭痛,多以眶部、前額部鈍痛、麻木痛為主。椎基底動脈系統TIA的頭痛往往比頸內動脈系統TIA偏重,前者以后頭痛為主,可以一側,也可兩側;后者多以前額部或全頭鈍痛為主。頭痛的發生時間與血壓波動及血管痙攣的程度有關,頭痛的程度輕微,病人往往不以頭痛作為就診的主訴。   診斷要點:50~70歲的腦動脈硬化者,突然起病,具有神經系統定位體征,持續時間短,24小時內完全恢復,同一癥狀可反復發作,腦脊液、腦電圖、CT、MRI等檢查無異常所見。   主要治療措施如下: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調整血壓,治療糖尿病及腦動脈硬化,穩定心臟功能等。血容量擴充:常用丹參注射液10~16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4天為1個療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每日1次靜脈滴注。維腦路通400~800毫克,每日1次靜脈滴注。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常用腸溶阿斯匹林40~8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50~10 0毫克,每日3~4次口服。亞磺吡唑酮0 1~0 2克,每日3次口服。抗凝或溶栓劑治療,療效難以肯定,由于出血并發癥較多應慎用。臨床常用抗凝劑有肝素、尿激酶等。如有高粘血癥可適當應用蝮蛇抗栓酶或藻酸雙酯鈉等藥物,但應有嚴格的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對腦梗塞引起頭痛的診斷有何意義?   腦脊液檢查多為正常。CT掃描:發病在24小時以內的腦血栓CT掃描可正常。24小時以后在受累腦區可見楔形、方塊形或不規則形低密度灶。但腦干與小腦梗塞可因骨質偽影辨認不清。MRI掃描:發病4小時以前即見T-1 T-2延長,24小時即呈長T-1與長T-2信號,尤其對腦干及小腦梗塞因無骨質偽影辨認清楚。      腦動脈粥樣硬化癥的頭痛特點是什么,診斷依據是什么?   其頭痛多呈輕至中度全頭痛、脹痛,也可表現為枕部、額部、雙顳部疼痛,用腦、用力、活動頭部及改變體位時頭痛加重,常伴有類似神經衰弱癥狀。   腦動脈粥樣硬化癥的診斷依據是:   年齡在45歲以上者。具有腦動脈硬化的癥狀和體征。眼底有動脈硬化改變。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心血管及其他部位具有動脈硬化征象者。CT及MRI掃描有腦萎縮征象。   該病是一種多因素的慢性退變性疾病,因此,早期預防很重要。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期過度緊張,不吸煙,不飲酒,防止肥胖,對預防本病具有一定作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是防治的重要一環。      高血壓性頭痛的發生機制及頭痛的特點是什么,高血壓危象頭痛的特點是什么,如何進行治療?   高血壓產生頭痛的機制可表現為三種類型。第一型是由于高血壓的機械作用,使血管異常擴張,動脈壁的痛覺感受器受刺激引起的頭痛,表現頭部鈍痛,搏動性跳痛,局限于一側或兩側的前頭部及后頭部,也可彌散至全頭部,屬非偏頭痛性血管性頭痛。第二型是由于頭部肌肉反射性收縮,頭部周圍緊箍樣疼痛,多位于枕下頸部痛,伴輕度頸強。第三型是由于大腦功能紊亂,引起顱內血管的舒縮障礙,產生全頭彌漫性脹痛及鈍痛。   頭痛是原發性高血壓病最常見的癥狀,有時是唯一的癥狀,頭痛的類型與年齡有關,青壯年產生偏側頭痛者多,而老年人全頭痛多,往往呈沉重性、間歇樣鈍痛,脹痛及搏動樣痛,有時持續性,但劇烈頭痛少見,頭痛特點是從半夜到凌晨逐漸加重,早晨時較劇烈,往往不能入睡,一起床從事活動后可減輕。   高血壓危象的病人劇烈頭痛,呈炸裂樣頭痛,伴頭暈惡心,但很少嘔吐,常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癥狀,或美尼爾綜合征癥狀,或急腹癥癥狀等等。   對高血壓性頭痛進行心理治療時首先要調動醫務人員和病人兩方面的積極性,醫務人員要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況,幫助病人認識高血壓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消除對本病的恐懼心理與悲觀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師積極治療。   治療時根據病情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足夠的睡眠,注意飲食調節,以低鹽、低動物脂肪為宜,對于精神緊張、頭痛失眠者可服用少量的鎮靜劑或安定劑。降壓藥物的使用:①長期給藥,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如雙氫克尿噻、利血平等作為基礎降壓藥;②聯合用藥,常用利尿藥和其他降壓藥物的合用;③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降壓之目的后,可改為維持量以鞏固療效;④急進型高血壓病及高血壓危象需應用降壓作用強的藥物,如節后交感神經抑制劑、鈣拮抗劑、小動脈擴張劑等; ⑤對血壓顯著增高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多、過快,因病人往往不能適應反覺不適,而且由于血壓過低易導致腦血管意外。      如何治療出血性卒中所引起的頭痛   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和膜下出血。由于出血的顱內占位效應,可以引起顱內壓增高;加之血液破壞后釋放出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質,可以直接刺激顱內的疼痛敏感結構,而引起劇烈頭痛,尤其以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室型的腦出血頭痛最為劇烈。   出血性卒中引起頭痛的防治原則如下:   積極抗腦水腫、減低顱壓   快速使用脫水劑抗腦水腫和降低顱內壓是治療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常用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靜滴,每6~8小時1次,或用甘油果糖500毫升,每日2次靜點,也可用速尿脫水。必要時行外科手術治療,如血腫消除術或血腫抽吸術,其目的是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劇烈頭痛,可行置換腦脊液療法,頭痛可明顯減輕。   病因治療   治療引起出血性卒中常見的原因,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各種原因引起的顱內動脈瘤及血液系統疾病等。   止血   可以用止血環酸、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等,以防止再出血,減少血液對顱內頭痛敏感結構的刺激。   對癥治療   適當地用一些止痛劑、安定和鎮靜劑。      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痛也稱為偏頭痛嗎,顳動脈炎也是血管性偏頭痛嗎?   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所致的頭痛可以稱為血管偏頭痛,但不應稱為血管性偏頭痛。前者以老年人多見,大多有家族史,疼痛與血壓升高的程度及動脈硬化的程度有關,與顱內外血管舒縮功能紊亂無關。頭痛多為脹痛,部位不定,因血壓升高而加重。血管性偏頭痛以一側額、顳部的跳動痛伴有惡心、嘔吐為特征,以青年女性為多,同時可以出現一過性偏頭痛和眼肌麻痹等表現。因此兩者較易區別。顳動脈炎可引起頭痛,但不是血管性偏頭痛。顳淺動脈變粗、迂曲、壓痛、捫之呈條索狀、搏動減弱或消失,早期可有低熱、盜汗、無力等全身癥狀,抗核抗體與類風濕因子陽性,激素治療效果好。因此,不論是從發病年齡、病變部位、疼痛性質及體質和實驗室檢查來看,它和血管性偏頭痛均有本質區別。      顳動脈炎所致的頭痛有何特點?   顳動脈炎又稱細胞性動脈炎,是一種非特異性動脈炎,最常侵犯顳動脈,其次多累及眼動脈和枕動脈,5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較高,臨床更多見于60~75歲的人,女性比男性多見,兩者之比為3:1。本病在出現低熱、困倦、惡心、嘔吐、肌肉疼痛、眼球活動障礙、視力障礙的同時也會出現頭痛,且頭痛是顳動脈炎的主要表現。本病的頭痛常為自發性,也會由于觸碰面頰部或下頜部、張口或受涼吹風而誘發,咀嚼時可加重,壓迫耳屏前方動脈和神經交叉點時也可引起頭痛 。頭痛的發生與傳播符合面動脈的走向,即向下頜放射,終點為內眼角,且面動脈有明顯的壓痛。少數病人以下頜、 面部、頭頂蓋及枕區痛為首發癥狀,面頜動脈區疼痛不明顯且在顳動脈供應區顳、額、頂及部分枕區會出現脫發,感覺過敏,潰瘍形成。頭痛的性質不定,多表現為燒灼樣或錘擊感,一般晚上重于白天。到醫院做化驗檢查還可以發現患者血沉加快,白細胞輕度或中度升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或出現正常細胞性和正常血紅蛋白性貧血,球蛋白增加,堿性磷酸酶輕度增高。顳動脈炎患者的頭痛對類固醇激素的治療有良好效果,有時在類固醇治療后體溫降至正常,1~2周內頭痛癥狀消失,一般治療劑量為每天強的松40~60毫克,當病人在一周內不再訴有頭痛時, 激素應用可逐漸減量至5毫克為止。一般血沉在四周內恢復正常,血沉正常后經幾個月再逐漸停止治療。      在高原地區生活、頭痛最常見的原因是什么?   頭痛是高原地區生活的人的常見的癥狀, 而一種叫做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的疾病是造成這一癥狀的主要原因。這種頭痛的特點是:(1)頭痛劇烈,持續時間長,反復發作,每次發作的性質、 過程基本相似,發作間期神經精神狀態正常。(2)一般說麥角胺治療有效,吸氧可以緩解癥狀。(3)多有包括頭昏、 胸悶、 心悸、惡心、嘔吐、腹脹、失眠、乏力的急慢性高原反應的表現,而無明顯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征。(4) 植物神經功能不穩的臨床表現,包括顏面部充血、發紅、頭痛、多汗、氣急、急躁易怒、嗜睡 、困倦、水腫、四肢發麻、心動過緩、早泄、陽萎、月經不調等。(5) 病程至少超過3個月,發作次數在3次以上。 一般認為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的原因是由于高原地區氣壓低使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缺氧, 因為大腦皮質對缺氧較為敏感,所以可能會導致大腦皮質的功能失調而引起神經、精神、心理情緒方面的變化, 最終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管收縮舒張功能障礙而導致頭痛。治療上一般采用吸氧療法和麥角胺制劑, 對于反復發作者,另加用強的松30毫克/天及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治療。當然,在高原地區應用生物反饋療法,進行放松訓練,消除緊張情緒,矯正異常行為, 會對頭痛的預防和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      顱內動靜脈畸形會引起頭痛嗎?   顱內動靜脈畸形的主要癥狀就是頭痛。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有一個52歲的男性患者,有發作性頭痛史20余年,頭痛呈偏頭痛性質,但發作前無先兆,也沒有明確的誘因,每次發作持續幾個小時,未經治療頭痛亦可自行緩解,來醫院檢查經腦血管造影發現右顳葉附近有一動靜脈畸形,后經行選擇性畸形血管栓塞手術后病人痊愈,到目前為止已連續一年無頭痛發作。我們說腦動靜脈畸形是腦血管畸形的一種,多見于青年人,發病年齡為20~40歲,男性多發,男女比例為1:1~2:1,絕大部分為幕上病變,后顱凹的病變僅占全部病例的5.7%。頭痛是動靜脈畸形的主要癥狀,有的病人的頭痛為首發癥狀, 頭痛做為非特異性癥狀,對動靜脈畸形的診斷無重要意義,但本病的頭痛仍有如下特點:多為發作性,可呈典型的偏頭痛樣發作,也可以有血管性頭痛的特點。當動靜脈畸形位于顳葉附近接近硬腦膜時,頭痛常比較明顯,而當畸形血管破裂出血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腦內大塊血腫時,就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頸項強直,惡心嘔吐。有人觀察未經治療的動靜脈畸形的正常過程,經平均10.4年的追蹤觀察顯示,約42%的病人有出血的危險,29%的病人有死亡的危險,18%的患者有癲癇發作的危險,27%的患者有神經系統病變的危險。因而對動靜脈畸形適時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腦動脈瘤破裂時的頭痛有什么特點?   腦動脈瘤好發于顱內動脈分叉和主干的分支處,動脈瘤的形成與動脈壁的肌層存在先天性的發育缺陷有關。由于承受血流的沖擊,該處動脈壁的薄弱點向外突出,逐漸擴張,形成圓形、橢圓形或棱形的囊狀膨大,即成為動脈瘤。腦動脈瘤是一種有潛在生命危險的疾病,其危險性在于動脈瘤破裂,發生急劇的顱內出血。全身血壓突然急劇的增高,是原有顱內動脈瘤破裂的誘因。約有48.2%~60%的腦動脈瘤破裂之前有先兆癥狀,如動脈瘤擴大的癥狀,這時隨動脈瘤部位的不同而出現局部或全頭痛;另外還可以伴隨眼部疼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等癥狀。當動脈瘤小量漏血時,同樣可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先兆癥狀,頭痛是動脈瘤破裂時最常見的首發癥狀,79%為劇烈的全頭痛, 30%為局部頭痛或偏頭痛。有時頭痛的部位與動脈瘤的部位有關,如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多位于額眶部;頸內動脈瘤時多有一側頭面部痛;前交通動脈瘤常引起兩側前額部頭痛;幕下動脈瘤常引起枕部痛,所有上述疼痛都是劇烈的爆炸痛性質。動脈瘤破裂出血后,一部分出血少的輕癥,動脈瘤破裂口自然愈合以及外表粘連的作用,使出血停止,逐漸吸收;而出血兇猛者,多死于血腫的壓迫;嚴重者可出現腦出血、腦梗塞和腦疝。所以動脈瘤破裂的早期診斷特別重要,而患者頭痛的性質、部位給我們的診斷提供了一定依據,根據情況行腰椎穿刺、CT掃描、磁共振成像等輔助檢查,爭取早日明確診斷,給內外科治療贏得時間。      煙霧病所致的頭痛是怎么回事?   煙霧病又稱“腦底動脈環閉塞癥”或“環發育不全”。在腦血管造影影像上可見模糊的腦底部異常血管網,1955年首先由日本的清水和竹內描述,煙霧為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1966年鈴木稱本病為閉塞性腦動脈炎,本病發病率較低,多發于兒童和青少年。頭痛是其常見的癥狀,表現形式多樣,可為發作性,亦可為持續性,部位不定,性質不一,沒有特定的診斷價值。煙霧病引起頭痛的原因可歸于血管的炎癥、狹窄、閉塞而致血管收縮舒張功能障礙及代償性的動脈擴張所導致。本病有遺傳傾向,有人報告母子或同胞同時發病率高,近年來則認為它與后天因素有明顯的關系,多數病人有明顯的其他病史,如炎癥、高血壓、糖尿病、腦動脈硬化、貧血、非特異性動脈炎、結核性腦膜炎、腦膿腫、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和鉤端螺旋體病。一般來說,煙霧病的預后良好,頭痛會隨著腦底異常血管網的形成,側枝循環的建立而緩解或消失。      血栓性疾病會引起頭痛嗎?   一般來說,動脈血栓性疾病如腦梗塞、短暫性腦供血不足等僅會出現供血不足的表現,如頭暈、眼花、肢體癱瘓、失語等等,不會出現頭痛癥狀。但如果是顱內靜脈竇及腦靜脈血栓形成時,頭痛即是主要表現之一。顱內靜脈竇及靜脈血栓形成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多繼發于眼眶、面部、乳突或鼻竇感染、腦膜炎、硬腦膜下膿腫及敗血癥,以海綿竇及橫竇血栓形成較為常見;非感染性者多與血流瘀滯或高凝性有關,常繼發于消耗性疾病、顱腦外傷、產褥期、血液病和心臟病多種疾病狀態,以上矢狀竇血栓形成多見。由于各靜脈竇之間互相溝通,吻合支豐富,因而小的血栓可不產生癥狀,但如果血栓使靜脈竇完全阻塞時則可引起靜脈回流和腦脊液回流的障礙,導致腦組織充血、水腫、顱內壓力升高。所致頭痛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顱內壓力增高所致,這是靜脈竇及靜脈血栓所致頭痛的主要原因。所以患者一般表現為頭部劇烈的難以忍受的疼痛,伴有嘔吐,視乳頭水腫等。全身感染所致,如有感染者患者一般有不規則發熱,寒戰,頭痛,肌肉酸痛。竇性癥狀,指由于局部靜脈回流障礙所引起的局限性神經癥狀,如海綿竇血栓形成時會引起三叉神經受累而引起頭痛,巖下竇、巖上竇受累時也可導致三叉神經受損而致頭痛。      針刺后會不會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繼而引起頭痛?   一般來說,針刺很少會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但針刺頭頸部穴位時容易出危險,比如針刺大椎、啞門、風池等穴,若是進針過深或進針方向錯誤,誤入枕大孔,進入蛛網膜下腔再用捻轉提插手法,就易致蛛網膜下腔血管損傷,引起頭痛。這里有一個病例可以說明這種情況。某女,30歲,因癔病全身發抖請人給予針刺治療,先扎風池穴,捻轉提插,又在臀部、手部等處取穴,兩個小時后患者因頭痛醒來,服止痛藥后患者安靜入睡,到清晨仍覺頭痛及頸項部疼痛,并伴嘔吐,服鎮痛劑、安眠藥后患者疼痛好轉,兩年以后,患者又出現劇烈頭痛,送至醫院,經檢查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時頭痛是主要癥狀,為彌散性劇烈頭痛,以枕部為主,并沿頸項部向下放射。上例中患者針刺后2小時出現頭痛癥狀,說明針刺導致蛛網膜下腔內少量、緩慢、延續的出血,紅細胞及膽紅素直接刺激三叉神經根和第2~7頸神經根,或通過刺激頸神經根而引起頸部肌肉收縮,并通過這些肌肉對枕大、枕小神經擠壓,而引起頭痛。另外,血液進入腦脊液,放出大量游離肽、5-羥色胺等活性物質引起頭痛。后來,隨著流入蛛網膜下腔內的血液的增多,繼發地引起顱內壓力的增高,也會發生頭痛。蛛網膜下腔出血輕者可自愈,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針刺時要熟悉解剖部位,嚴格掌握進針方向和深度,以免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癲癇強直陣攣發作時出現頭痛嗎,發作性頭痛有可能是癲癇的一種嗎?   癲癇是一種臨床綜合癥,以在病程中有反復發作的神經元的異常放電所致暫時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癲癇以發作時的意識喪失和肢體痙攣為特征時稱為強直陣攣發作,強直陣攣發作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約占癲癇患者中的80%,其發作過程一般包括五個時間段。分別是前驅癥狀期、先兆期、痙攣期、弛緩昏睡期和意識恢復期。頭痛一般發生在前驅癥狀期和意識恢復期。前驅癥狀期僅持續數秒,患者有頭暈、頭痛、耳鳴,然后進入了先兆期;先兆期也持續數秒時間,患者逐漸意識模糊,手足和口角開始抽搐;接著患者意識完全喪失,口中怪叫,兩眼上翻,全身肌肉劇烈抽搐,尿失禁甚至呼吸暫停,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強直痙攣期,一般持續數秒到2分鐘左右;再經過數分鐘的昏睡,患者的意識逐漸恢復,進入了意識恢復期,患者有頭痛,頭暈、疲憊乏力等不適主訴。為什么強直陣攣發作前后會有頭痛的發生呢?強直陣攣發作中有肌肉強烈的收縮、痙攣,肌肉的收縮可以壓迫刺激分布于頭面部的感覺神經末梢及血管,發生痛覺結構受刺激而產生了頭痛;另外,癲癇發作時神經元所釋放的某些神經遞質,如5-HT等及肌肉持續收縮時游離出來的鉀、緩激肽、P物質等都是致痛物質,均可產生頭痛。   發作性頭痛可以是癲癇的一種形式,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癥狀,表現特點為突然發生的陣發性、短暫性、反復發作的大腦功能障礙。它的實質是腦灰質神經元的異常放電,不同部位的神經元群放電,其臨床表現也不同,當患者的頭痛發作為主要表現時,我們習慣地稱之為頭痛型癲癇,按醫學正規分類方法它隸屬于自主神經發作的范疇,屬癲癇的部分發作,主要是因為發作性頭部植物神經異常所致。主要的癥狀為頭痛、頭重、頭暈、耳鳴,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約為數秒至數分,還有極少數的為數小時至數日。頭痛型癲癇的診斷標準應該包括以下幾條:患者的年齡在20歲以下。臨床以發作性劇烈頭痛為表現,可以并發頸背痛、頭暈、耳鳴或其他植物神經異常的表現,如心悸、胸悶、惡心、嘔吐、膀胱尿道異常感、尿失禁等等。內科及神經科體格檢查無陽性發現。腦電圖上有癲癇性放電的存在。抗癲癇藥治療有效。在確定為頭痛性癲癇后要積極尋找病因如中毒、腫瘤、缺氧等,盡可能早期、完全祛除之。抗癇藥的治療愈早效果愈好,可選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乙酰唑胺和卡馬西平,一般要正規服藥1年以上,待癥狀緩解腦電圖改善后才可緩慢減量直至停藥。      腦血栓形成及腦栓塞時會發生頭痛嗎?   腦血栓形成是指腦動脈的顱內、外段在內膜病變的基礎上形成血栓,致使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血流受阻,引起腦組織缺血、壞死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病。一般本病多在安靜或睡眠時發病,意識障礙較輕,一般無頭痛。在CT掃描,磁共振成像之前,這些特征成了臨床上區別腦部缺血性血管病和出血性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據。但隨著神經影像學普及應用,我們發現有些發病初有頭痛的急性腦血管病患者最后診斷為腦血栓形成。認為可能是因為病變動脈閉塞,引起腦組織供血量的銳減反射性刺激鄰近動脈,使鄰近動脈擴張而引起頭痛;當然,如果閉塞的血管較大,引起腦組織大面積軟化,伴有明顯的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就會引起劇烈的頭痛,且伴惡心、嘔吐。所以光憑有無頭痛、嘔吐、意識障礙來鑒別腦血栓形成與腦出血,顱內腫瘤占位是不夠的,還需結合其他體檢結果,借助輔助檢查的手段。如CT在24~48小時后可見到低密度梗塞區,而腦血管造影可顯示血栓形成的部位、程度和側支循環的狀況。腦血栓形成一經確診,就要盡快地采用各種方法恢復腦的血液循環,控制腦水腫,增加缺血區腦組織的代謝要求,防止血栓繼續擴大,最大限度減輕腦損傷。   腦栓塞系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隨血流進入腦血管而引起腦血管的急性阻塞,引起相應供血區的腦功能障礙。按栓子的來源可分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來源不明三類。心源性腦栓塞最多,以風濕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為最常見,其次為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及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手術等。當心房顫動或心力衰竭時,易發生湍流而致附壁血栓形成,附壁血栓之碎片或贅生物脫落,隨血流進入顱內血管而引起腦栓塞。這類病人平時一般就有缺血缺氧所引起的頭痛,表現為全頭部持續性脹痛,隱痛,體位及轉動頭位對頭痛無影響,當腦栓塞發生時,一般來說不會突然發生頭痛加劇,但如果栓塞了主要的大的供血動脈,如大腦中動脈,就會引起大面積的腦水腫,腦軟化,顱內壓增高而發生劇烈頭痛。這種頭痛多位于頭顱深部或兩側前額和后枕,呈持續性鈍痛,咳嗽、噴嚏等用力動作可使之加重。在起病后的一段時間內,頭痛可有緩解和復發,在經過治療顱壓降至正常時,疼痛可消失。腦栓塞在栓子來源沒有被清除的情況下容易復發,所以要積極尋找病因,重視病因治療,如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房纖顫、心力衰竭等應給予正規治療,且抗凝治療可減少腦栓塞的復發率。      結節性多動脈炎會引起頭痛嗎?   結節性多動脈炎可以引起頭痛。結節性多動脈炎是原因不明的累及中小動脈的炎癥性疾患,主要病理變化為中小動脈各層的水腫、滲出,繼而白細胞浸潤,最后彈力纖維破壞、斷裂、壞死、結締組織增生、血管閉塞,甚至血栓形成。本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但以20~50歲多見,男多于女,約為4∶1,主要癥狀為發熱、腹痛、皮疹、心動過速、體重減輕等;典型病例為皮下有結節,如黃豆大,有疼痛或壓痛,一個或多個,沿動脈排列,或不規則地聚在血管近方,呈周期性發作,發作時有發熱。約30%的結節性多動脈炎的患者可因病變侵犯腦部血管而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如果腦中小動脈病變范圍比較彌散,就常引起腦或腦膜炎癥狀,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全腦癥狀。若病變的血管形成局限性肉芽腫,患者會因為腦瘤樣占位而出現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當腦部血管破裂時,可引起腦實質內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上可有頭痛,意識障礙,和/或伴有肢體偏癱,偏盲,失語,局限性癲癇等局灶性定位癥狀。本病的確診要依靠皮下結節或肌肉活組織的檢查。本病用激素治療有一定的效果,急性期可用大劑量激素治療,進入慢性期,則需要激素長期維持,一般維持量為5~10毫克/日。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會不會影響到腦部血管而引起頭痛?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慢性閉塞性血管炎癥,病程常為進行性,一般主要侵犯肢體遠端的血管,腦部血管很少累及,但也有29%的患者出現腦部癥狀,主要累及腦部動脈,尤其以蛛網膜下腔小動脈最為明顯,早期為血管內皮細胞的血栓形成。血栓閉塞性動脈炎有腦部表現者多見于中年男性患者,患者一般先出現諸如間歇性跛行的周圍血管征,然后表現為以頭痛、健忘、乏力、易疲勞為主的類似神經衰弱的腦供血不足癥狀,這組癥狀可以持續相當長的時間,而后出現暫時性的反復發作的諸如肢體的癱瘓、失語、失眠等癥狀。開始每次發作的癥狀都有相當程度的恢復,若經常發作,則每次發作后癥狀和體征恢復程度減少,最終可能成為永久性的功能喪失。另有30%的患者還可因軟腦膜內小動脈的阻塞而引起頭痛、嘔吐、頸強直等腦膜刺激征。綜上所述,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可以侵犯腦部血管而引起頭痛?加寫酥植〉娜聳紫紉峋齠啪蹋蛭?8%以上的患者對煙草過敏,吸煙可引起血管痙攣,加重病情,藥物的選用主要選一些血管擴張藥如煙酸、低分子右旋糖酐。手術切除頸交感鏈或行頸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剝離術,可使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腦部癥狀減輕或消失。      腦動脈硬化所致的頭痛如何診治?   腦動脈硬化癥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系指由腦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硬化、玻璃樣變性等腦動脈管壁變性所致的慢性腦機能障礙的慢性腦癥候群。大量研究證實,腦動脈硬化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90%以上的老年人都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高血壓、高血脂、動脈壁的長期痙攣、吸煙等都可造成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通常在50歲以后逐漸起病,男性比女性多見,兩者的比例約為2∶1。腦動脈硬化可引起局部或整個大腦血流量減少,引起腦缺氧,臨床癥狀根據腦缺氧范圍的不同而不同。例如記憶力下降和性格改變,這是由于動脈硬化性癡呆所造成;由于廣泛的腦軟化灶形成腔隙性梗塞而致的肌僵直、動作減少、靜止性震顫的震顫麻痹表現和吞咽困難、構音障礙、飲水嗆咳的假性球麻痹表現。頭痛一般是腦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常伴有頭暈、記憶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易疲勞等癥狀,但神經系統檢查除部分患者眼睛有視網膜小動脈硬化外,常無其他陽性體征,可能是腦部輕度的缺血缺氧所致。腦動脈硬化的治療包括降血脂和活化細胞,改善腦循環,但預防比治療重要。一般說20歲后就開始有腦動脈硬化的發生,而在40歲以后才開始有癥狀,所以預防應從青年開始。要建立合理的生活習慣,充分睡眠,加強體育煅煉,避免精神緊張,不吸煙,不喝酒,積極控制高血壓。      腦出血引起頭痛如何治療?   急性期的主要治療原則是防止進一步出血,降低顱內壓和控制腦水腫,維持生命和防治并發癥。   臥床休息:不宜過多搬動,加強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營養、液體及電解質平衡,要定期翻身防止褥瘡。   調整血壓:血壓過高者,適當投以降壓藥,一般主張將血壓維持在20.0~21.3/12.0~13.3kPa。   降低顱內壓和控制腦水腫:這是減輕頭痛,防止腦疝的重要措施。應立即使用脫水劑,常用的是:①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靜滴,每6小時1次。②10%甘油500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1~2次。③地塞米松5~10毫克,每日2次靜脈滴入。   止血藥物:目前意見不一,但多數常規應用6氨基己酸、對羥基芐胺及止血環酸等止血藥。   治療并發癥:合并呼吸道及泌尿系統感染者,應投以抗生素。   手術治療:多采用顱骨鉆孔骨瓣開顱術清除血腫。      腦出血、動脈硬化引起頭痛如何護理?   腦出血引起頭痛在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病人應立即臥床休息,室內保持安靜,光線暗淡,溫度適宜,頭部抬高15°~30° ,若頭痛劇烈伴惡心、嘔吐,應立即送附近醫院進行醫治。   (2)住院期間,需加強頭痛、嘔吐的觀察,如頭痛劇烈和嘔吐頻繁,且不斷加劇,常提示顱內壓不斷增高的表現,應警惕腦疝形成。如果出現意識不清或局部肢體抽搐,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搶救,以免發生大發作導致呼吸驟停。   (3)保持呼吸道通暢,維護呼吸功能,給病人松開衣領,卸除假牙,頭部置冰袋,使患者保持側臥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并且可防止舌后墜,注意保持呼吸道濕化,勤為患者吸痰,適當間歇低流量吸氧,必要時將氣管切開。   (4)注意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瞳孔、意識方面的變化,如壓眶反射逐漸消失,瞳孔散大,脈搏徐緩,呼吸不規則,應考慮出血未止。如果頭痛進一步加劇,嘔吐頻繁,兩側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射消失,神志不清,病人呈昏迷狀,應考慮腦疝形成。應通知醫生進行搶救。   (5)預防并發癥,控制補液量和速度(除脫水劑),防止加劇心臟負擔,防止因肢體癱瘓并發褥瘡,每2小時翻身1次,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加強功能鍛煉,穩定心血管功能,改善腦血液循環,保持穩定情緒,避免血壓升高,防止再出血。   動脈硬化引起頭痛的護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進行必要的防治動脈硬化的衛生宣教,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妥善安排病人的工作、學習,避免不必要的過度緊張,勸其戒煙戒酒。   (2)不宜進食高膽固醇、動物脂肪飲食,如肥肉、牛奶等,宜多食用富有維生素的蔬菜、水果、豆類等。   (3)如頭痛輕者,可給予對癥治療,如口服魯米那、利眠寧及止痛劑;頭痛加劇,有嘔吐,要警惕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應臥床休息,觀察血壓,如血壓偏高,可給予藥物治療,血壓過高,應到醫院就醫,或根據醫囑進行治療。   (4)保持穩定的思想情緒,注意休息,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及社交活動。      缺血性腦血管病引起頭痛應如何處理?   (1)急性期,保持安靜,注意保暖,避免搬動,患者應側臥位,頭部稍低,禁用冰袋,以免影響腦血流供應。   (2)加強心理護理,缺血性腦血管病引起頭痛,一般不劇,大多能忍耐,意識常清醒,因此會出現多慮、憂郁、焦慮、懇求式絕望等復雜的各種問題,使病人了解自己病理過程,以及所進行的檢查和治療,以期配合。   (3)觀察病情,定時測量血壓,如血壓過高或過低,應以藥物調整血壓;如出現心動過速,應給予吸氧,并以藥物調節心率;對頭痛較劇者,給予脫水劑快速滴入,降低顱壓,減輕頭痛;對應用抗凝劑或溶栓治療的患者,應觀察有無出血現象和出凝血時間延長的表現。   (4)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對由于顱內壓增高所致頭痛,起著預防作用,飲食以含粗纖維多的食物或水果為宜,并且堅持執行以取得減輕頭痛的效果。   (5)對言語困難者,可先用手勢,或筆談,了解病員的意見和要求,對逐漸恢復者應鼓勵患者加強語言功能訓練。      中醫是怎樣治療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痛?   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引起的頭痛常在后腦或兩側太陽穴處,通常較為劇烈,呈鈍痛或脹痛,具有搏動性,特別是頸后也有明顯的搏動感覺。很多病人頭痛常在晨起時比較明顯,在洗臉或早餐后又好一些,當劇烈活動后或精神疲勞時又加重,常伴有頭暈、頭重、腦中嗡嗡作響、耳鳴、失眠、煩躁、工作時思想不集中、容易疲乏、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肝陽上亢型表現為頭痛而脹,面紅目赤,脾氣急躁,口干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脈弦滑,舌苔黃膩,質紅絳。治擬清熱瀉火止痛,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其中天麻10克,鉤藤10克,淡子芩10克,石決明15克,僵蠶12克,菊花10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龍膽草6克,甘草6克。   陰虛火旺型除頭痛外,還有眩暈、心跳、失眠健忘等癥狀,苔薄黃,質偏紅,脈弦細。治則為滋陰降火清竅,方藥為生地15克,石斛15克,沙參15克,女貞子12克,丹皮12克,澤瀉12克,牡蠣30克,柏子仁10克,川芎10克,葛根24克,玄參12克。   陰陽兩虛型表現為頭痛眩暈,面紅心跳,失眠多夢,夜間多尿,行動氣急,四肢冷且乏力,脈弦細,苔白膩,質淡。治當養陰補腎利腦,方用二仙湯加減,其中仙靈脾15克,巴戟天15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當歸10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延胡索10克,生白芍15克,生甘草6克。   針灸:百會、風池、足三里、太沖、曲池、三陰交、內關、人迎、行間、陽陵泉,酌選3~5穴,強刺激,留針20分鐘,每日針刺1次。屬陰虛陽亢的,可取心俞、膈俞、涌泉、太溪、中封,平補平瀉,隔日1次。      腦血管意外引起的頭痛中醫如何治療?   通常所稱的腦血管意外,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這些疾病在發病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   出血性頭痛治當寧血止痛,佐以潛陽益腎,方用仙鶴草30克,鉤藤30克,石決明15 克,延胡索15克,生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生地15克,白芷9克,枸杞子15克,防風10 克,川芎10克,三七3克。   缺血性頭痛即腦血栓形成、腦栓塞所引起的頭痛,治應活血化痰,清竅通絡為主,佐以補腎。藥物為:川芎12克,丹參30克,葛根30克,紅花10克,桂枝6克,當歸10克,生黃芪15克,熟地15克,郁金10克,石菖蒲6克,蜈蚣1條,紅棗15克。   頭痛伴有半身不遂等后遺癥者,一般可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即生黃芪30克,赤芍15克,當歸1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地龍10克,川芎6克,三七3克,茜草10克,王不留行10克,甘草10克。對言語不利者,加菖蒲6克,遠志10克,以祛痰利竅。   針灸:必須配合西藥救治,急診時如頭痛漸增,繼而驟然昏倒,神志昏糊,不省人事,鼾聲呼吸,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面赤便結,喉中痰鳴,苔厚膩,脈弦,中醫辨證為閉證,可用強刺激瀉法,井穴放血,選針人中、內關,反復運針,再輪取十二井、風府、曲池、百會、太沖、豐隆、涌泉、勞宮、大陵;如若患者目合口張,手撒鼾睡,再而面色蒼白,汗出痰壅 ,四肢厥冷,脈細欲絕,中醫辨證為脫證,可針刺人中、百會、涌泉、承漿,刺激量宜中等,不留針,繼灸關元、足三里、氣海、神闕,用隔鹽灸,壯數不限,其他穴位輕淺刺激,留針。   經搶救患者蘇醒后,頭痛如繼續存在,可再刺太陽、風池、頭維、合谷、列缺等穴,留針20~30分鐘。      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引起頭痛的中醫治療有哪些?   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常伴有劇烈的頭痛,它的發生往往與感染有關。它可分為乙狀竇血栓、海綿竇血栓和上矢狀竇血栓形成引起的頭痛。   中醫辨證治療,法用清熱解毒,活血祛栓,基本方為:金銀花30克,連翹20克,玄參30克,紫花地丁30克,丹參20克,蒲公英15克,七葉一枝花10克,紫背天葵10克,生甘草10克,川芎10克,葛根20克。   針灸:穴取太陽、風池、翳風、頭維、合谷、三陰交,手法中等刺激,留針20分鐘。
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認為可能與調節血管運動有關的中樞神經部分功能失調有關。發作開始為頸內動脈分枝的痙攣,引起相應腦組織功能障礙的癥狀,繼之轉為頸外動脈分枝的擴張,搏動增強而出現頭痛。 本病的診斷可依據病程多年、反復發作、癥狀典型、有陽性家族史,系統檢查無異常發現。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治療一般用鎮靜劑,頭痛發作嚴重時可用麥角咖啡因等藥物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qepv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